效率成就品牌,诚信铸就未来

只有更好的服务,才有更多的用户

  • 百年艰苦创业

    发布时间:2016年12月17日
  •  

    百年艰苦创业

    翻开酒厂百年的历史,可以说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1945年,大连刚解放时,酒厂年产白酒只有区区200吨,根本无法满足市民的需要。当时企业面临着主要问题是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,生产能力低下。1958年酒厂人开始了第一次创业,通过技术革新技术改造自己制造设备,初步实现了酿酒机械化,他们采用的通风制曲等先进生产工艺,在**同行业中属于**。通过技术革新改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,当年的白酒产量就达到了1400吨,是1945年的7倍。

    从1964年企业进入了第二次创业时期,到1975年,工厂占地面积比1964年扩大了63%,设备数量比1964年增加了166%,工业产值和白酒产量分别比1964年提高了124%。

    从1978年开始,酒厂进入了第三次创业时期,到1985年八年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057万元,,白酒生产线和味素生产线在当时都达到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。到1987年白酒年产量突破万吨,到1990年达到年产15000吨的生产能力。

    在当时,由思想认识还停留计划经济时代,只顾埋头生产,增加产量,对市场的变化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,后来,终于受到了市场的严厉惩罚。

  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白酒市场也由过去**指令性生产,商业部门包销的模式变为企业自己找市场。受利益驱动,一些地方纷纷建新酒厂,并扩大老酒厂的产能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,**的白酒厂家的数量不但迅速猛增,白酒产量也大幅飙升,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,白酒产品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。同时,粮食等原材料和能源也大幅度涨价,**也在白酒税收方面调高了税率,加大了征收力度。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,使这个国有老企业雪上加霜,短短几年间,就陷入了销量锐减,产品大量积压,严重亏损的困境,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。

    1993年11月1日,在酒厂干了9年副厂长的李志勇,临危受命,挑起了酒厂厂长的重担,成为企业当家人。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堆烂摊子,1000多万元债务,仓库里大量积压的产品,收不回来的几百万元欠款,还有张口吃饭的700多名在职职工和300多名离退休职工。面对巨大的困难,**人出身的李志勇以壮士断腕的勇气,带领全厂职工开始了挽救酒厂的生死一搏。

    通过大刀阔斧的精简机构和人员,调整生产结构,强化内部管理,贴近市场开发新产品、加大市场销售力度等一系列举措,终于使这个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走出了困境。经过两年的艰苦拼搏,1995年企业实现扭亏为盈,1996年企业实现利税在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排名第27位,销售收入排名第48位。企业先后获得了省文明单位,省“五一劳动奖状”,大连市先进单位等荣誉,厂长李志勇也先后六年当选为大连市劳动模范,连续四届当选为大连市人大代表。

   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,酒厂终于实现了华丽转身。

  • 企业信息
  • 状态:普通会员
  • 核实:        
  • IP属地:黑龙江
  • 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李经理
  • 座机:---
  • 手机:---
  • 微信:---
  • 地址: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依兰县通江路南段教委小区南门市2门